原來,這裡是由臺灣第一位獲取日本樹木醫生執照的楊甘陵先生創辦,且專門診治樹木的診所,目前由楊甘陵先生的孫女楊淳婷女士經營。
該診所由工作室結合家屋打造而成,庭園中種植著一棵參天鳳凰木,經過悉心修剪的枝枒俐落地伸向天際。除了精神抖擻的鳳凰木,庭園中更植有櫻花、茶花、紫藤及銀杏樹。淡黃色的銀杏葉隨風飄舞,緩緩落在水泥地面上,形成一幅黃金雨圖像——這棵由楊甘陵樹醫生植下的銀杏樹,與招牌意象呼應,也庇蔭著甘霖植物診所走過數十寒暑。
.jpg)
傳承樹醫生的使命:用心傾聽樹木的聲音
楊淳婷女士與祖父楊甘陵先生一樣畢業自東京農業大學,擁有造園專業。小時候隨著祖父一同工作、學習樹木知識,直至楊甘陵先生逝世後接手甘霖植物診所。作為一個樹醫生,楊女士坦言過去祖父的光芒太過耀眼,讓她曾有缺乏自信、排斥樹醫生身份的生命狀態,而隨著經驗累積,她另闢與祖父不同的診療取徑——祖父重視樹木成長狀態,而她則是醫治樹木之外,也強調環境保育。(閱讀更多:視樹猶親! 人物特展「啄木鳥醫生」楊甘陵)楊淳婷女士認為,與其說是「樹醫生」,倒不如說是樹的「長照師」,她協助樹木維持良好的生長狀態,心態上並非把樹木當成病人或是顧客,而是當成「人」一般對待。

.jpg)
傾聽聲音,對於楊淳婷來說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傾聽委託者的聲音、也傾聽樹木的聲音。每回接手一棵樹,楊淳婷看見的不只是樹本身,更有顧客需求、週遭建築物與樹木的關係等。她分享道,例如曾有顧客認為樹木的生長態勢會影響到建築物,因此要砍掉整棵樹,但在她的評估下,認為不需要砍樹,她便與客人協商、溝通,說明如何規劃出讓根系往其他方向生長的方法,這即是所謂的「棲地改善」。透過棲地改善,樹木得以尋找到新的出路,亦能與人、建築物再造新關係。
人會用語言說出需求,而樹木的心聲該怎麼聆聽呢?楊淳婷慣用的木槌是她傾聽樹木聲音的好工具,有別於祖父楊甘陵使用聽診器,她以木槌敲打樹身、樹幹,讓樹木發出回音,透過聲音來判斷樹木的厚實度,若是發出空虛的聲響,則表示樹木內裡可能產生腐朽的狀況;若是聲音扎實,則可以判斷樹木較無蟲蛀、腐朽等跡象。楊淳婷也分享,祖父之所以使用聽診器來傾聽樹木,有兩種可能,一為聽診器比較敏銳,二則是彼時的社會環境對於新興職業接受度較低,聽診器因此成為祖父強調社會身份的象徵。
.jpg)
.jpg)
把樹當成家人:人與樹的共生情感
樹醫生楊淳婷職業生涯中有幾個印象深刻的個案。例如,曾有臺北的客戶,在家中屋頂種植了三棵成長十多年的羅漢松,因照顧不慎,羅漢松線狀披針型的葉片轉變成了無生機的咖啡色。楊淳婷原先評估羅漢松的狀況不甚樂觀,但客戶堅持要保留羅漢松,因此她更換土壤、修剪枝葉、判斷根系是否還有成長空間、監測水份值如何調控,並且囑咐顧客需要每天觀察羅漢松的變化,在一到兩個月後,羅漢松不負眾望,抽出嫩綠的枝椏。委託者喜出望外,直說真是「妙手回春」。.jpg)
還有另一名住在高雄的客戶,家屋中有棵從祖母時代種下的玉蘭樹,陪伴著一家子成長。然而,由於臺灣南部氣候燥熱,對於樹木的新陳代謝負擔過大,所以導致玉蘭樹的生長狀況不佳,客戶請來楊女士協助。楊女士先著手改善玉蘭樹的生長空間,如分析花台其它植物該不該做清理,接著判斷養份如何運用,包含如何配土、不同種類肥料如何交替使用。
楊淳婷分享,要讓樹木不需單方面過度仰賴施肥、澆灌,讓樹木根系健全才能治本。在楊淳婷的指點與客戶悉心照顧之下,玉蘭樹的狀態漸漸好轉,楊女士毫不居功,謙虛地說:「這是樹木自己很努力。」客戶不願輕易放棄玉蘭樹的行為,也展現了玉蘭樹承載著家族的記憶與情感,玉蘭樹不只是一棵樹,更是如同家人般的存在。「種樹的人可能會因為愛樹很照顧他,但愛樹也需要有所節制,若是給予樹木太多養份,會產生肥傷的問題,因此我們要培養讓樹木自己尋覓到出路的概念。」
.jpg)
樹醫生的使命感:與樹相知相惜
理察. 鮑爾斯(Richard Powers)的小說《樹冠上》描寫樹木與人類命運的關係,以樹身結構刻畫出小說形式,書中有段句子,書寫下親手種下的樹木被砍倒後的感觸:人們種樹時或喜悅、或期待,抱著這種感觸等待樹木成長,人與樹的情感也在這時候萌發。時光荏苒,樹木成長也引動著人對於該空間的情感茁壯。然而,樹木的生長狀況取決於多重因子,每棵樹的命運都是未知數,靜默的樹木無法對人類世界言說他的生長狀況。「樹木倒塌之時驚天動地。但樹木種下之時卻是無聲無息,樹木生長之時亦是無形無跡。」
.jpg)
樹醫生楊淳婷的存在,連結了樹木與人、樹與環境、人與環境。近幾年,除了診治樹木,楊女士更是不辭辛勞地南北奔波出席講座活動,她致力於分享自身所見所聞,講述地球暖化的嚴重性與推廣環境保育觀念。因為地球暖化,連帶著土壤溫度提高,導致當今的土壤活像是個悶燒鍋,樹木根系難以從土壤中吸取養分,不利於樹的循環作用;當樹無法生長得好,自然就無法好好行光合作用,製造氧氣。人們必須重視這個問題,並從生活中各式實踐中尋求改變,共同對抗氣候變遷。楊淳婷女士希望以一傳十,十傳百的宣講力量,為人與樹都留下更好的生活空間。(閱讀更多:職人不朽 病木轉職人不朽 - 甘霖植物診所)
.jpeg)
開箱樹醫生的診療包
.jpg)

剪刀
用來修剪枝葉,或者剪掉樹木身上綁錯的塑膠繩、支架,讓樹有更多生長空間。
鏟土、鬆土時使用,可達成棲地改善的效用。

樹醫生用來聆聽樹木體內狀況的工具。使用木槌敲打樹木不同部位,藉由聽聲音來判斷內部是否腐朽。若聲音紮實則代表樹木為實心狀態,成長狀況健康,若聲音聽起來空虛,判斷為內裡可能有腐朽情形。

用來戳樹的腐朽處、樹洞。在檢查樹木時,以螺絲起子來測量傷口深度跟嚴重程度。

負責替代剪刀無法處理的範圍,可以鋸掉較大型的腐朽枝條。

用來探照較深的樹洞,為檢測樹木狀況的光源好幫手。

樹木癒合劑,用來治療樹木的傷口。

檢測土壤中的PH 值、水份及日照度,楊女士建議顧客善用手機搜尋樹木所需要的基本資料,但也不要過於執著、認定所獲得的資料是百分之百正確的,因為每種樹木會隨著其生長環境而衍生出些微的差異。

為楊甘陵樹醫生所使用的檢測器,功能與楊淳婷樹醫生所使用的檢測器相同。該檢測器由楊甘陵樹醫生從日本帶回,可以看出現今款式與以往款式的差異,而檢測器的長年使用痕跡顯現出年代感。

測量樹木大小與所需要的生長空間,改善樹木棲地時需要丈量適合供樹木生長的空間,預做規劃。

測量樹圍所需使用的尺,量測樹圍可以瞭解樹是否生長得健康。

碰觸樹木時,保護雙手並能確實做到某些動作,以幫樹木治療
.jpg)
本篇文章出自:
《貢丸湯》Vol.27〈老城裡的植感生活散步〉
《貢丸湯》Vol.27〈老城裡的植感生活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