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君薇
攝影/董昱、謝爾庭

南寮

南寮是新竹的港區,人們來此,大啖海鮮是不能缺少的重頭戲。台灣曾被批評只有海鮮文化,沒有海洋文化,面對桌上的海鮮,我們真的知道這些美味從哪裡來的嗎?每一盤海鮮佳餚,串起的可都是漁業的種種環節。

要成功捕魚上岸,得造船出海,準備適當漁具,漁獲也需要冰庫暫時儲存。這些關於討海二三事的造船廠、製冰廠、漁具倉庫等等,在南寮都還可以找到,隱藏在地中海的觀光造景之間,彷彿是漁業興衰的活歷史。
許多相關產業、建築,雖然有些已廢棄或較為沈寂,也有些以新面貌與我們見面。走一趟南寮舊港,尋訪曾經風華絕代的南寮漁業史,下次到南寮抓寶,你也可以跟朋友說出一籮筐的故事喔!

活的漁業發展史:萬昌造船廠(謝家造船廠)

偌大的造船廠裡,矗立著巨大船模。陽光透過浪板撒下,折射出空氣裡飄忽不定的塵埃。這個奇幻又神秘的場景是「謝家造船廠」(謝家造船廠),每一寸船模上都銘刻著南寮的漁業發展史。

南寮漁港曾經風光一時,曾有一段日子,每隔幾週就有新船造好、舉行下水儀式。儀式完成後會撒下糖果博取好彩頭,大人們笑呵呵地聚在一塊兒,品頭論足各家船隻的噸位、名號;村裡的孩子們總是爭先恐後地圍上去爭搶糖果。或許,他們想緊緊抓住的並不是糖果本身,而是那段南寮的黃金年代。

南寮造船廠

謝家造船廠傳承至今已經是第五代。創辦人謝萬梓先生遠赴基隆向日本人學習造船,於民國 42 年創立「萬利造船廠」,採用上等的黃檜與紅檜,為鄉親製作木船。

造船,是一份十分講究經驗與技術的工藝,在實際製作大船之前,師傅們會先製作小船打樣、測試。「因為木材密度不盡相同,我們會視船隻的不同部位,使用不同的木頭,通常到太平山、阿里山去採買原木。」謝家造船廠的第五代傳人,同時也是風動竹塹特色文化協會理事長的謝慧萍女士這樣告訴我們。

南寮造船廠謝慧萍女士。

除了一代又一代傳承下來的精湛造船技術,謝家造船廠更難能可貴的是突破創新的精神。
當年,隨著航程拉長、負載漁獲增加,船隻的噸位也越來越大,原有的木船結構顯得較不安全。於是,萬利造船廠更新了所有的設備與人才,改名為「萬昌造船股份有限公司」,並接受行政院農委會的補助與輔導,引進以玻璃纖維材質包覆漁船的技術,更在民國 67 年開始全面生產玻璃纖維材質塑膠漁船,從 40 噸、60 噸,到 80 噸的漁船皆能生產。機具的改良也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

在木製漁船時期,造船團隊大約 10 人,得工作半年至 8 個月才能完成一艘船;玻璃纖維漁船時期,帶領 50 人組成的工班,大約可以在一個月做好一艘船。雖然造船廠裡總是悶熱、充滿塵土、木屑,卻絲毫不減師傅們精心為漁民打造出賴以為生的工具的那一份熱情與執著。

隨著海洋資源匱乏、港口淤積等因素,現在已經幾乎沒有漁民會再耗費鉅資訂購新的漁船,但謝家造船廠仍然會協助在地居民維護、修理漁船。此外,每年新竹市在端午節辦理龍舟賽時的龍舟、船槳等等,也是出自謝家造船廠呢!「在水上用的交通工具,問我們就對啦!」謝慧萍理事長這樣說。

龍舟

不可或缺的保鮮尖兵:永昇製冰廠(三龍製冰廠)

漁船出海需要準備大量的冰塊,以保存漁獲。這些冰塊哪裡來呢?南寮漁港啟用初期,漁民們都用鐵牛車到新竹市區運送冰塊。然而,運送冰塊的過程耗損過大,在夏天,大老遠到市區買一塊冰磚,回到南寮就只剩下半塊了。
眼見在地漁民購置冰塊的種種不便,世居南寮的黃家兄弟集資興建「永昇製冰廠」(原名「三龍製冰廠」),為漁民製作保存漁獲專用的大型冰磚。全盛時期,冷凍庫裡隨時都備有一兩百支大型冰磚,供南寮漁港的大小漁船使用。

南寮製冰廠

製冰廠的建築、機具也相當特殊,現在看來十分不起眼的三層樓建築,其實頂樓設有一台大型碎冰機,冰磚經由機具吊起,運到三樓打碎,碎冰透過斜坡直接送入船艙冷凍櫃,是一項省力又用心的設計。

藏在藍屋頂與白牆下的故事:舊漁具倉庫

許多人來到南寮,對南寮的第一印象是地中海風格的藍白相間建築,也有許多情侶特地到此取景拍攝婚紗照。
旅遊服務中心週邊的公共廁所與展示空間,原是漁具倉庫,漁民租用這些空間,存放閒置或待修繕的漁網、漁箱、浮球、船錨等工具。二樓則是大平台,漁民在此曝曬魷魚、烏魚子、魚乾等漁獲,這裡也是觀看夕陽美景最好的地點。自然而然地,這裡就成了漁民們的交流空間,除了完成自家的工作外,也與其他村民閒話家常、互相幫助。

南寮

可惜,南寮漁港廢港後,政府將此規劃為觀光休閒漁港,接下來的建築設計單位並未保留這些充滿回憶的在地空間。他們拆除了其中一棟漁具倉庫,微幅整修餘下的兩棟建築,改造成了地中海式的外觀,吸引許多遊客駐足、拍照。
發展觀光固然是好,但如何讓這些觀光休閒活動更有在地特色、保留地方記憶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打造「新竹地中海」、「新竹草悟道」之後,我們是否也該想想,屬於「新竹」的文化空間,會是什麼樣子呢?

南寮系列專題:探索不為人知的港都新竹

自從政府於民國 80 年斥資 15 億進行「新竹漁港」改建工程之後,配合 17 公里海岸線的宣傳,南寮印象便從漁港轉變為腳踏車、風箏和一次次慶典式的大型活動。而這回 Pokémon Go 的遊戲風潮,則讓南寮地區經歷了再一次的觀光化。
雖然人潮和攤販再度湧進港口,卻和之前一樣與在地脫節,帶來當地居民不少困擾。當人們拿著手機為乘龍、卡比獸衝鋒陷陣,他們無從得知「南寮」不是原有舊港的所在地,也無從得知這裡其實不只有港口,周邊區域留有二戰時期留下的歷史遺產,機場的設立,更曾讓新竹的海岸地帶改頭換面。

暑假期間,見域工作室和南寮肆玖玖工作室舉辦了一系列的「地方寫作工作坊」,和一群背景各異的學員,閱讀文獻、走入社區進行採訪。我們採訪的主題刻意避開官方觀光論述視角下的南寮,查訪機場、港口演變的軌跡,走進保存許多文化資產的康樂社區,甚至搜集了許多討海人的民間傳說。
雖然學員們未必是專業的寫作者,在南寮直接被等同於寶可夢聖地(如同過去直接被等同於海鮮或協力車)的這個時刻,我們想藉此拋出一些不一樣的南寮故事。

除了同步刊載於《貢丸湯》最新刊的專題之外,也將呈現更多並未收錄進刊物的遺珠之憾,以及深入的社區報導。
期望大家閱讀完這些故事,也能暫時放下手機,用另一種視角認識南寮。走進南寮周邊可能沒有補給點的街道巷弄,你也許會撞見防空碉堡、連部村、造船廠、謝公媽廟,當然也可能發現隱藏版的美食。

參考資料
1.彭淑琴等著,《咱ㄟ母親-南寮漁港》,2015。
2.彭東烈、韋煙灶,<從舊港到南寮-南寮地區區域核心的轉移>,《竹塹文獻》雜誌第36期,2006。

更多新竹南寮故事,都在《貢丸湯》Vol.8「去南寮抓寶」:

● 去哪買?​
【紙本版】​
見域官網:https://bit.ly/43JYRAq
博客來網路書店 :https://bit.ly/3rqYDkc
TAAZE 讀冊生活網路書店:https://bit.ly/44xD4wA
各地獨立書店
全台誠品、金石堂、墊腳石書店​
見域青草座:新竹市長安街 28 號(預約制)​
󠀠 ​
【電子版】​
Readmoo 讀墨電子書:https://bit.ly/3PL2IKp
Taaze 讀冊電子書:https://bit.ly/3PVENIl
Hami書城:https://bit.ly/44hE9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