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彿到了 30 歲,我們才正要轉大人,還在大人中。成長的過程裡,無形的社會壓力將「擁有獨立穩定的生活」作為三十歲人的使命,即所謂的「三十而立」。要達成這樣的理想圖像並不簡單,我從身邊的朋友開始訪問起,再到公園、市集、咖啡廳和選物店裡隨機街訪,發現這個共同的命題普遍存在於近三十或三十後的人們心中。盧廣仲在《大人中》裡唱著:「長大後我們都離家出走,茫茫人海裡游。」
30 歲並非一個確切的數字,而是意識到自己人生階段的轉變,或找到未來方向的時間點。希望透過本篇專題裡 「30 個代表 30 歲的物件」所呈現各式各樣的轉大人配方,了解大家不同卻共通的心境,找到一些可以參考的路徑。也許能讓同齡的你減緩些焦慮,知道你所煩惱的和我們一樣,都還在崎嶇的人生道路中摸索,在不斷的嘗試中知道如何成為自己理想中的大人。
三十歲好焦慮怎麼辦?轉大人配方中的 5 大關鍵字
三十個轉大人配方來自新竹各地不同職業、年齡與性別的人們,受訪者從他所擁有或獲得的物品中挑選一樣能代表他 30 歲的狀態。這個物件不僅僅是人生譬喻或生活現況上的體現,也是他們認為在 30 歲的階段想推薦給大家的好物或理念。(閱讀更多:30歲好焦慮,該怎麼辦?諮商心理師蘇予昕給你的深切建議)在三十個物件中,依據物品關聯的屬性和使用面向分成五大類型: 打造理想外型或蒐藏興趣 喜好的「個人風格」,因為身體機能變化而更加重視的「身心保健」,有了穩定的收入後提升居家環境與工具品質的「生活質感」,尋求或進入不同親密關係狀態的「人際關係」,以及從面臨的選擇或處境中領悟到的「價值信念」。除了這五種類型,你的代表物件會是什麼呢?趁機會用這個提問來檢視自己的狀態,也能約好久不見的朋友們相聚聊聊,互相給予支持與鼓勵吧!

1. 個人風格:三十歲的大人模樣
著名的社會學家高夫曼(Erving Goffman)曾提出一套劇場理論,指出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著「前台」和「後台」的區別。在前台,我們有意識地展示某種形象; 而在後台, 我們才能完全放鬆,展現真實的自我。(閱讀更多:關於30歲,吳慷仁的11個過來人生存之道)這次的街訪中,我發現 30 歲的人們逐漸讓後台的自己成為前台的模樣,或許還是因應社會的眼光而改變,但能夠更自在地投其所好,勇於嘗試並了解適合的風格,打造出自己認同的形象。


# 二行程老車
BStailung,30,專案助理
BStailung,30,專案助理
這是我去年買的一台老車「雄獅 125」,終於完成了一件長期以來想要做的事情。也因為感受到自己開始轉入到「如果現在不做,以後真的會沒辦法做」的時機點,所以決定下手。騎這台車也像是和自己的身心狀況相處的轉變,以前電門轉了鑰匙就騎,騎多久、騎多快都沒問題,現在要注意引擎、注意速度、注意機油混合比,跟我一樣開始要準備止痛藥、維他命還有眼藥水,然後都怕淋雨。

# 牙齒矯正器
Jane, 28, 咖啡吧台手
Jane, 28, 咖啡吧台手
快到了 30 歲,最近的心情我覺得更有餘力去做想做的事情,工作和感情關係滿穩定的,心態上就會比較放鬆。我已經想戴牙套很久了!以前常覺得牙齒不整齊,笑起來很沒有自信,最近存夠錢終於可以去做。雖然最近剛戴牙套還不是很適應,但我很期待兩三年之後矯正好的樣子。

# 手創品牌別針
Sophie, 30, 工程師
Sophie, 30, 工程師
我以前不太理解手工製作的文創商品為什麼這麼貴?直到 30 歲,我開始更加在乎自己的喜好和想法,才發現所謂的「價值」並不是品牌或是價格,現在對大眾認為的名牌沒什麼興趣。我反而比較喜歡對我自己來說特別的物品,像是復古的衣服、玩具和手藝品,都是比較稀有,甚至只有一件的商品。這個不織布的浣熊別針就是我最近在市集裡面買到的,做工很細緻也很可愛,之後也會持續關注有特色的手作創意品牌。

# 香水
Brain, 33, 工程師
Brain, 33, 工程師
我以前是不太重視打扮的人,甚至對聞到別人身上濃濃的香水味很反感。但是30 歲的時候,我突然想要做個改變,就到 Jo Malone 的專櫃試聞,買了兩瓶香水,想要用香味讓大家對我有印象。結果遇到了疫情,隨時都要戴著口罩,很長一段時間也是在家遠距工作根本用不到。最近口罩禁令解除,又能夠開始噴香水了。其實 30 歲我還買了預售屋,但到現在還沒拿到喔!

# 古董手錶
蘇, 29, 科技研究單位企劃
蘇, 29, 科技研究單位企劃
其實好像從來沒有認真為自己的30 歲設立什麼目標,前陣子的待業期突然驚覺社會對於 30 歲的人有好多限制。像是免費的職訓課程只招收18到29歲的待業青年。 30 歲失去了好多,也被賦予要承擔些什麼。最近一直在物色古董手錶,可能是希望時間可以停留在29 歲,也希望自己能好好準備成為30歲,成為像古董手錶一樣的存在,時間往前走但愈來愈珍貴。這隻錶雖然我去試戴後發現太大了,但希望自己還是能像古董一樣,有跨越時代存續的價值。

# 保養品
柏飛, 32, 設計師
柏飛, 32, 設計師
我以前非常不在乎皮膚保養,以前就算看到伴侶跟朋友有在使用或是討論,我都沒有什麼興趣。但是在 30 歲左右,我發現同齡的朋友皮膚很好,也看到小智市長的外型和心態保持得很年輕,讓我開始想像未來「我 40 歲的時候會是什麼樣貌?」也許成為一個「成功人士」要先能維持自己良好的體態與心態吧。我從最基本的化妝水開始用起,現在也有其他的保養品,像是修復精華、乳液等等,也嘗試了醫美療程,希望讓自己變得更好。
2. 身心保健:從 30 歲就開始拒絕「初老」
提到最具代表性的物件,大部分的受訪者立刻想到的就是「保健食品」,可見30歲的身體變化是如此有感!(閱讀更多:30歲後初老顯現!營養師列「6大症頭」必補營養素助改善 越早吃越能抗老)大家紛紛回想起大學時可以熬夜好幾天、亂吃各種垃圾食物而不感到負擔,當時和現在對比「怎麼每天都好累?」在咖啡廳熱烈討論時,旁邊的大叔默默說了一句:「你以為現在就到谷底了嗎?40歲的時候會更有感喔~」30幾歲的我們面面相覷,下定決心要更認真檢視作息、規律運動與加強心理健康,才能有足夠的力量面對未來的挑戰!


# 心理諮商
妙,28,創業者
妙,28,創業者
我在 30 歲以前經歷太多驚心動魄的事情,最近工作和感情出問題,這一生所有的陰影剛好在那一刻被觸發了。我決定去看身心科並開始心裡諮商。我諮商了六次,每次都理解到一些閱讀相關書籍或跟自己對話都無法發現的深層恐懼。這張圖是在諮商時畫下來的,白紙是我的心,我畫了佔滿這張紙的烏雲,代表我的痛苦。諮商師要我不再譴責自己,練習用溫柔的話語安撫,他說:「換個方式想,你的努力就是這麼多耶,有努力才會有掙扎才會痛苦不是嗎?」。我的30歲開始練習放過自己、對自我慈悲。

# 筆記 APP
Jose,31,警察
Jose,31,警察
我對這個題目很有感耶,特別是體力上的變化,30 歲的身體就像是突然被人從後腦勺「巴了一下」!最近常覺得體力很難修復,怎麼休息都不夠。開始會去做「你的身體幾歲?」的測驗。以前對體力很有自信,都不會想去量。因為體力、抗壓性和記憶力都不如以往,工作上要記許多的人名和事件,只能更勤勞地做筆記。平時有吃保健食品,也開始使用手機的筆記 App Evernote 來幫忙紀錄。

# 瑜珈墊
琳琳,34,政治工作者
琳琳,34,政治工作者
以前我就有上瑜珈課的習慣,是到了 30 歲左右,我才開始認真去做。現在和20 幾歲的時候不太一樣,我終於了解到「專注於身體」是什麼意思,以及瑜珈哲學裡常說到的「壓力」是什麼。30 歲的我能用身體去感覺,辨識出生活中造成負擔的事情。在認真做瑜珈後,我的身體更有力氣、更有精神,站著的時候能感覺到軀幹的力量,但身體卻很輕,站姿體態都與過去有明顯的不同。

# 沖牙機
小強, 32, 臨床心理師
小強, 32, 臨床心理師
我之前在臺北參與醫院的研究計畫,剛回到新竹一年多,擔任大學的心理諮商師。但行政事務好多,收入也不如預期,沒有調薪的空間。考慮到職涯規劃,最近有換工作的想法,可能近半年就想要轉成接案了。30 歲這個階段我養成了一個新的習慣,我以前不太重視牙齒健康,有一次蛀牙很嚴重,牙醫建議我要植牙,竟然要花 9 萬塊!我很驚訝這麼貴,後來我就買了沖牙機,也努力刷牙、定期回診,開始好好照顧我的牙齒。

# 益生菌胃腸錠
阿貴, 28, 工程師
阿貴, 28, 工程師
因為在新竹工作的關係, 我去年買了房子, 入籍新竹市成為了新竹人。代表30 歲的東西我很快就想到了,就是 Wakamoto!這一兩年發現胃很容易不舒服,以前可以吃很多東西,可以吃的食物種類也很有彈性,但現在沒辦法亂吃,更不能吃完東西就去睡覺,會造成胃食道逆流。今年我開始吃胃腸保健品,希望可以好好保養,有健康的腸胃。

# 子宮抹片檢查
Yedda, 32, 自由接案者
Yedda, 32, 自由接案者
30 歲之後因為擔心身體狀況,開始到醫院做各種的健康檢查。當我在家裡信箱收到衛生所健康檢查的通知單,發現 30 歲過後才有每年一次免費的子宮頸癌篩檢,有一種「終於到了這個歲數」的感嘆。之後每年都要回診一次,檢查時會感受到緊張的疼痛,能體會到「要好好照顧身體」的時間到了。
3. 生活質感:30 歲能買得起想要的東西了嗎?
在離開家裡生活之後,私人空間的需求變得重要,不論是租屋處或購買的不動產,在空間裡打造屬於自己的環境是 30 歲所追求的目標之一。出社會工作幾年,許多人都有較為寬裕的存款能夠負擔更有品質的居家用品或工作配備,讓每天的生活能更加便利與舒適。在喜好上也更願意投資,從短暫的滿足到長期的興趣與療癒,透過生活質感的提升讓 30 歲的人生過得更有滋味。(閱讀更多:「青年危機」在30歲前達到高峰,卻是「心智蛻變」的必經之路)


# 智慧燈泡
布丁, 29, 藝文活動企劃
布丁, 29, 藝文活動企劃
我在28歲的時候,就有感覺「邊界快到了」。從畢業到現在,在外租屋購買的物品剛好逐漸汰換,跟著我一起進入下一階段。跟年輕的時候相比,在人際關係和買東西的時候,我可以很明確知道「有些東西我已經不要了」,不再勉強自己。因為有能力可以做選擇,也知道這些東西會陪我很久,所以寧願花多一點錢。我的房間裡面有很多智慧家電,像是可以調整 RGB 顏色的智慧燈泡,他可以搭配我的作息來調整亮度和顏色,在起床的時候跟著鬧鐘緩慢漸亮,舒服自然地醒來。

# 一塊森林地
某狗, 34, 建築師
某狗, 34, 建築師
作為一個空間設計者,30 歲之後想要擁有一個能自我決定的空間,並增添穩定生活中的新鮮感。我在芎林買了一片森林地,想在這裡和小孩打造一個樹屋,也想讓爸爸在退休後可以來這邊種種植物、做木工。我自己則搭建了一個溫室,把露營裝備和電動越野車帶過來放置,假日時會邀請朋友們來搭營過夜,愜意地烤肉、吃零食、小酌聊天。這塊地很大,會陸陸續續完成不同的部分,讓家人朋友們都能在這裡找到適合自己的空間。

# 白酒
Kevin,31, 工程師
Kevin,31, 工程師
如果要選一樣代表 30 歲的物件,可能會是白葡萄酒吧!品酒是我最近的興趣,以前年輕的時候和朋友聚會都是喝啤酒,互相拼酒量,比誰喝得比較多。但是現在這個年紀,我就比較在意品質,時常買 1000 元到 1500 元這個價位的白酒來細細品味,之後也想要持續精進,以品酒為目的嘗試各種的葡萄酒。

# 香氛蠟燭
0 餅, 26, 資訊業 PM
0 餅, 26, 資訊業 PM
25 歲之後就有快要 30 的感覺了,最近因為換工作,一個人搬到外地住,剛好是人生的新階段。現在是可以稍微負擔奢侈品的年紀,也是開始想把工作和生活完全切開的時候。我在快30歲時開始嘗試獨立生活,每天下班回家、週末休息的時間以及在睡前,我都會點起香氛蠟燭,用滿室的香味讓一整天的辛勞獲得喘息,也營造出一個安心的空間,為自己製造一些儀式感。

# MacBook Air
鮪魚, 31, 建築設計師
鮪魚, 31, 建築設計師
從27歲開始, 我就一直在處理生活上的失序,發現自己不適合當一個上班族。之前累積的經驗讓我找到了適合的工作型態,成為了接案的設計師,最近也能感到生活平衡。由於這樣的轉變,我開始嘗試多元的事物。我以前不想花費時間去接觸不熟悉的系統,但剛好心態改變了,也有經濟能力,就買了這台 MacBook Air 。發現它的性能和輕便攜帶的特性,讓我能因應工作方式在不同地點間移動。

# 不鏽鋼錶
Mountain D, 29,科技公司行銷部設計師
Mountain D, 29,科技公司行銷部設計師
近 30 歲生活像是開了加速器一樣,開始有些失控,對「時間」的掌握變得更加重要。過去沒有戴錶的習慣,為了跟上現階段的生活節奏,避免誤差幾分鐘產生的時間成本,決定買手錶作為新工作的禮物。這隻錶可以儲存三個時區,我設定了紐約、東京、臺北,希望能在瀕臨失速的生活中,幻想穿越到其他國家,想像著未來,期望把想像變成真實。然後喝杯咖啡、拍拍臉頰,繼續好好生活、好好工作。
4. 情感關係:30 歲單身也好,有伴也好,都好
三十而立,許多人選擇在這個時刻與伴侶一同組成家庭,進入親密關係的新階段。有一位受訪者提到:「每天滑IG 都看到新生命的誕生」,成家或生子的壓力連在社群平台上都無形地催促著他。
然而也有人正在為找不到戀愛對象所苦,或在經歷許多段感情後發現獨處的需要。在家庭的情感連結上也開始有了身份的轉換,從被照顧者成為照顧者,承擔了更多責任同時也更懂得把握相處的每個時刻。(閱讀更多:30 歲何必恐慌?許瑋甯、Selina:即便沒有愛情,也絕不將就)


# 房子
E,30, 自由的人
E,30, 自由的人
最近身邊有好多新生命的誕生,滑 IG 的時候看到許多朋友都成為了孕婦。我自己和伴侶也是從 28 歲開始「感應」到人生階段好像該發生什麼事了,於是就訂婚了。我覺得 30 歲是「還可以犯一點錯,但要更像大人」的階段,買房子對我來說是 30 歲的表態,一個穩定成熟的表現。在結婚之後,我們都不想要住進對方的家,就有了買房子的想法。這間房子是目前我們負擔得起,離工作和生活圈近的物件,也預計這不會是住一輩子的地方。

# 交友 APP
Benjamin,30,日商製造業副理
Benjamin,30,日商製造業副理
我的生活圈很難遇到同齡的異性,工作和每週去上的進階日文課,幾乎都是男性商務人士,所以這兩年我開始認真使用交友軟體。一開始我是用Tinder,後來朋友推薦我 CMB (Coffee Meets Bagel),我滿喜歡它的機制可以幫忙推展進度。配對成功的聊天室在七天之後會自動關閉,所以要在期限內獲得其他聯絡方式才能繼續聊。但是CMB每天推薦的對象不多,我最近就直接買了會員點數,「用錢買個希望」,擴大接觸範圍也增加自己的曝光率。

# 老家的車
翁于庭,30,自由影像美術/撰稿人
翁于庭,30,自由影像美術/撰稿人
30 歲後返家,日常採購通常由我開車。媽媽會告訴我那間店靠近哪,「就在妳以前唸的國中附近。」我都會愣一下,摸上手機想要導航。違停路邊等她採購時,突然想起 20 年前她也是這樣在車上等我,坐立不安害怕拖吊車的鳴笛,操心我有沒有買對東西。採購結束,她興奮地把東西放進後座。一瞥坐在副駕的母親滿足的笑容,便覺得會開車的自己做對了一件事。即使老車的皮革已經磨損,有著彷彿從地心傳來的刺耳引擎聲,我仍感謝陪伴我們至今的 Tercel ,繼續一起在新竹兜轉。

# 手作戒指
睦睦,32,餐飲服務業
睦睦,32,餐飲服務業
以前我很聽媽媽的話,她講什麼我就做什麼,但是快 30 歲的時候我不想再當媽寶了,決定要加入伴侶經營的甜點工作室。自從伴侶創業後,我被他開放的心態影響,想法漸漸改變了,也準備要從本來的工作離職。 30 歲的時候,我們有了「該結婚了」的想法,這個戒指是老公去金工課程自己手做的求婚戒指,它代表我進入了一個新的人生階段。後來我也再去做一個一樣款式的給他,就成為了我們的婚戒。

# 骨董時鐘
Alf, 30,攝影師
Alf, 30,攝影師
30 歲之後,我對時間特別有感觸,以前混掉的是一個人的時間,但現在有了小孩,也有一些長輩漸漸離開,會感覺到時間的流逝,彷彿「時間是別人的」,所以想要好好利用。前陣子規劃要去買一個好看的時鐘,讓小孩能辨認時間,同時也規定他們「看電視只能看十分鐘」。後來在古物賣場看到一台很漂亮的 SEIKO 翻頁鐘,現在放在工作室裡。雖然最後買的時鐘沒有指針,那就…改成教他們認識數字好了!
.jpg)
# 汽車
Tamika,31,教職人員
Tamika,31,教職人員
這部車是我在 2015 年買的,那時候只用來通勤,往返家和工作地點。隨著這幾年的成長,這部車對我有了不同的意義。2020 年我經歷了一段深刻的失戀,我獨自開車到台東,想透過長途旅行展現自己的能耐。在旅程中,只有我、音樂與車子,我可以自己決定所有的事情,讓自由度放到最大。我可以隨時停下來釋放我的情緒,在車子裡大哭,在當下我彷彿掌握了所有的時空。 30 歲時,車子成為我的私密空間,它撐住了我,專屬於我。
5. 價值信念:30 歲,喜歡現在的自己了嗎?
在前面四大類型的轉大人配方中,或多或少都帶有物件主人的價值觀,透過物品闡述自己的狀態和遵循的理念。在最後一個分類裡,受訪者更加重視物件所蘊含的意義,用以譬喻現階段的人生觀察、價值觀轉變的契機或是已經確定的未來圖像。
他們用自己的人生哲學面對生存的難題,有從意外中獲得教訓,從失敗的經驗裡獲得創業的信心,也能從捨棄中學習覺察自己的需要,開展更理想的生活。(閱讀更多:別害怕,30歲可以是一段精彩的旅程!)
.png)
.jpg)
# 履歷表
5 先生,28 ,待業中
5 先生,28 ,待業中
30 歲好像是個門檻,大家說要在 30 歲前決定好未來的路,開始會覺得很多事情的成本都很高,不像以前可以想到就去做。最近剛好待業中,打開求職網站,看看目前的人力市場需求,寫了許多份履歷,也回過頭檢視自己這幾年的能力,一直問自己「未來要長什麼樣子?」大家都有自己的人生考題,我看到別人的答案是這樣,但抄別人答案不一定是正確解答。每個人生都是自己在過,自己過的開心就好了。
.jpg)
# 書籍文章
Echo, 33,休息中
Echo, 33,休息中
我最近在斷捨離,所以很多物品都丟掉了,特別是家居裝飾類的物品。以前會很在意別人的想法,但疫情爆發後更顯得「人生只有一次」,在這段期間也學習一個人獨處,在 30 歲的時候更加了解自己。這本書的內容以及作者在專欄文章中對「告別」的想法影響我很多,目前的階段和過去不再相同,我更以自己為主體,與人保持適當距離,不論是曾經喜歡的物品或是人都能捨去,向他們好好說再見。
.jpg)
# 裁縫
嘯, 27, 電力工程
嘯, 27, 電力工程
我希望 30 歲的時候可以擁有一個完整的生活。工作了幾年,時常覺得很無力,像是馬克思說的「異化」吧?我工作只是在生產商品,這些產出不是屬於自己的東西。我知道用藝術要養活自己很難,所以目前還不會離職,但我希望 30 歲時可以讓工藝創作成為我的生活。最近剛好有個機會,和朋友們在討論一起創業的規劃,我有裁縫的技能加上朋友擅長的木工、皮藝等等,共同成立一個工藝創作的工作室。
.jpg)
# 早餐
新竹趙子龍, 30,工程師
新竹趙子龍, 30,工程師
我從 25 歲開始就到現在的公司上班,已經五年了。這些年來,每天的生活都很平淡,沒有什麼花樣。在這樣規律的生活裡,每天早上都會在公司附近的早餐店,外帶到辦公室去吃。我都買固定幾個餐點,像是火腿吐司、肉鬆吐司或是蛋餅,然後配上一杯奶茶。有時候我也會30歲的焦慮感,但「焦慮也沒用」,這種心情就跟我每天吃一樣的早餐有類似的感覺,看起來有很多選項,但其實沒什麼選擇。
.jpg)
# 地檢署傳票
Soberguy,34,自由業
Soberguy,34,自由業
20 多歲的時間常常忽慢忽快,在焦急、憂愁、迷惘等各種不安的情緒中度過。那時會在喝酒後騎車回家,那種怕被抓到,但也覺得一了百了的心情充斥在這十年中。人不會永遠僥倖,在一次酒駕歸途中發生嚴重的自摔意外,住院了半年,恢復後更要面對法院傳票。我花了很長的時間轉念,行事風格變得謹慎,認為人是有選擇和行動的能動性。我開始探討是什麼能讓自己快樂與幸福?答案很難想,但我確定絕對不是喝酒,更絕對不要酒駕。
.jpg)
# 烘豆陶鍋
阿瑋, 33, 咖啡店老闆
阿瑋, 33, 咖啡店老闆
其實我沒有特別意識到「我已經到了 30 歲這個階段」, 但我剛好在30歲開了這家店,之後也想要持續經營,作為目前的人生方向。在這間店之前,我也做過滿多創業的嘗試,但都沒有成功,這些經驗反而讓我現在能夠穩定營運。在學習烘咖啡豆時,我都是用老師的陶鍋,這個陶鍋是我為了開店才購買的,是來自台中的陶藝品牌「楓樹陶坊」。它的壁比較高,適合我烘豆時可以翻炒,最近也有增添其他的陶鍋
_NEW.jpg)